[资讯动态] 苗木冻害是怎么产生的?

[复制链接] 0
回复
185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04

主题

465

帖子

226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2-5 15:4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苗木冻害是怎么产生的?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干旱,气候变化剧烈,对抗寒性弱和木质化程度低的苗木危害很大,易遭受冻害或造成生理干旱,轻则部分枝条受害,重则全株死亡,从而严重影响了园林植物的健康。今天就来聊聊苗木冻害产生的类型和原因。

冻旱是一种因土壤结冻而发生的生理型干旱。在寒冷地区,由于冬季土壤结冻,树木根系很难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而地上部分的枝条、芽、叶痕及常绿树木的叶子仍进行着蒸腾作用,不断地散失水分。常绿针叶树受害后,针叶完全变褐或者从尖端向下逐渐变褐,顶芽易碎,小枝易折。

由于昼夜温差大,空气中的饱和水汽与树体表面接触,凝结成冰晶,使幼嫩组织或器官产生伤害的现象称为霜害。

它的危害是因为树木萌动以后,气温突然下降至0℃或更低,导致阔叶树的嫩枝、叶片萎蔫变黑和死亡,针叶树的叶片变红和脱落。

杨树这类强阳性树种喜温凉、湿润气候。在早春昼夜温差比较大的地方,树皮常冻裂,即病害树木的主干在气温低且变化剧烈的冬季受冻后形成纵裂,一般称为“冻裂”,树皮成块状脱离木质部或沿裂缝向外侧卷折。一般落叶树的冻裂比常绿树严重,孤植树产生冻裂比林植树敏感。旺盛生长年龄阶段的树木比幼树或老龄树敏感;生长在排水不良土壤的树木也易受害。

在纬度高的寒冷地区,当土壤含水量过高时,土壤冻结并与根系连为一体后,由于水结冰体积膨胀,使根系与土壤同时抬高。解冻时,土壤与根系分离,在重力作用下,土壤下沉,苗木根系外露、倒伏死亡。冻拔的发生与树木的年龄、扎根深浅有很密切的关系。树木越小,根系越浅,受害越严重,因此幼苗和新栽的树木易受害。

当温度降到0℃以下时,植物体温也降至零下,细胞间隙出现结冰现象,严重时质壁分离,细胞膜或壁破裂就会死亡,冻害对引种的威胁最大,是直接影响到引种成败的关键。

      要注意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情况,对抵抗冻害的能力有很大的不同,以休眠期最强,营养生长冻害能力也是不相同的,以胚珠最弱,心皮次之,果叶又次之,而以茎干的抗性最强,但是以具体的茎干部位而论,以茎与根交接处的抗寒能力最弱。文章来源(园林头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