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鄠邑区 || “人居环境”崭露锋芒,“绿色溢出”促进生态

[复制链接] 0
回复
695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04

主题

465

帖子

226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1:29: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编辑 于 2021-1-28 11:47 编辑

关中山水最佳处青山拥南北  碧水贯东西
绿脉缀家园  一路一风景
这既是鄠邑百姓的期待
更是鄠邑区委区政府的承诺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关于“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精神,推进生态保护,补齐人居环境短板,打造绿化生态发展先行区,实现“生态美、环境优”总体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创建活动及《西安市鄠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2018—2020年)行动方案》工作要求,区秦岭保护局始终坚持“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山水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城乡增绿同步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增强我区综合竞争力”为目标,积极打造环境优美、干净整洁、颜值靓丽的花园村庄,提升农村面貌、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居民生活幸福感。
☟☟☟

     鄠邑区实施大绿围村一乡道初春花开美景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秦岭保护局积极在全区行政村,重点是贫困村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示范村开展“大绿围村”建设项目。


建设目标
    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建设“美丽乡村”等目标,通过大力开展“大绿围村”项目建设,促进全区各行政村范围内生产道路及进村道路绿化率达到90%以上农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0%以上;全区行政村林木覆盖率平均达到30%初步形成“点上绿化成园、线上绿化成荫、面上绿化成林”的景观效果。
总体要求
    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导向,以村庄绿化及鄠邑区路网九横九纵为重点,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绿化一角
实施原则
   ——整体规划,统筹发展。坚持立足实际,与当地的城镇体系规划以及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相衔接,统筹安排绿化用地。力求规划布局合理、总体协调、统筹发展。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村庄的自然、社会、经济、资源等条件,综合考虑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及民风民俗,科学制定适合村庄特点的绿化规划设计方案,因地制宜、删繁从简、突出特色、注重实效。
   ——改善生态,节约优先。综合考虑近远期绿化效果、四季景观及防护功能的需要,在树种选择上要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合理搭配常绿与落叶树种及乔灌花结合型绿地的配置比例,构建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结构,展现农村特有的绿化景观。
   ——保护为先,改造并重。切实保护好现有绿化成果,重点保护古树名木资源,避免“毁绿植绿”现象,做到保护为先、改造提升与新建并举。

                 美丽乡村
配置模式
结合《鄠邑区“美丽乡村”建设技术导则(试行)》,重点是对全区所有行政村广场、小游园、乡野公园、进村道路、生产道路及河渠等地块进行绿化美化。


大绿围村:模式一
对村庄周围有一定绿化基础的,结合现地实际,实行增绿补绿。

大绿围村:模式二
对具备建设环村林带的村庄,实行“大绿围村”模式。

大绿围村:模式三
对县乡道路以较大乔木(杨树、银杏、水杉、国槐、栾树、七叶树)等树种为主。

大绿围村:模式四
生产道路按照常绿树与落叶树4:6比例进行搭配,主要以小乔木(红叶李、樱花、红叶石楠、大叶女贞)等树种为主。

大绿围村:模式五
进村道路以观赏性树木(百日红、碧桃、樱花、红梅、月季)等树种为主打造绿化景观。

大绿围村:模式六
对建设的小游园、乡野公园,按照乔灌花草综合搭配的模式,打造富有现代化农村特色的绿色景观。

精心部署
      区秦岭保护局成立了“大绿围村”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研究和制定全区“大绿围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项目组织协调、督促落实、工作总结及信息上报等工作,并建立“大绿围村”建设项目工作群,每天统计全区工作进展情况,同时在各年度造林季节分别抽调30余人成立督导组,实行分镇包抓,分村包抓,全面督促、调查和登记各自包抓区域内行政村绿化需求、苗木栽植及后期管护等工作。

周密实施
      由区园艺绿化中心苗圃对拟实施“大绿围村”建设项目村进行实地核查,详细登记各绿化地块所需苗木树种及数量,并与各镇街、景区管理局、项目村签订“大绿围村”建设项目责任承诺书及供苗卡。“大绿围村”建设项目所需苗木直接由区园艺绿化中心苗圃负责供应,所用苗木必须具有苗木“两证一签”(即苗木合格证、苗木检疫证、苗木标签)。各行政村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做好划线、定点、挖坑、栽植、抚育养护(养护期一年)及环境整治等工作,并建立健全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


科学管护
      为了确保苗木成活保存率,区秦岭保护局及时制定并印发了《苗木后期管护手册》及一系列关于加大苗木后期管护通知文件,并安排区林木种苗工作站和区森林资源管理中心定期召开苗木后期管护技术知识培训会,让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实行科学化管理,同时安排技术人员深入各项目村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工作,确保新植苗木活得了、护得住、能成景。


督查考核
     项目实施以来,区秦岭保护局坚持定期安排技术人员到各镇街、景区管理局对各项目村苗木栽植及后期管护情况进行督查以及考核、打分和排名,对存在苗木乱堆乱放、长时间在室外暴晒导致苗木根部严重失水、管护不及时和不到位等现象要求立即进行整改,并每日统计各镇街、景区管理局苗木栽植和后期管护情况,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将各项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各镇街、景区管理局年终目标责任考核范围。

绿化成果
    截至目前,全区各行政村累计栽植樱花、桂花、海棠等苗木83.7万余株,总投资5903万元,其中:
     2017年实施完成55个项目村,栽植苗木8万余株,投资1059万元。
     2018年实施完成140个项目村,栽植苗木30万余株,投资1712万元。
     2019年实施完成138个项目村,栽植苗木17万余株,投资1738万元。
     2020年实施完成169个项目村,栽植苗木28.7万余株,投资1394万元。

余下街办

甘亭街办

玉蝉街办

五竹街办

祖庵镇

蒋村镇

继续努力
      一是明确目标,认真谋划。按照区委、区政府印发的《西安市鄠邑区创建国家绿化模范区(2020年-2020年)三年行动方案》文件要求,认真谋划“十四五”期间绿化美化工作,全力抓好道路、河流、矿山、景区景点、企事业单位、村庄、居民小区、城区边角地、闲置用地等区域的绿化美化建设;二是加强管理,确保成效。按照区绿委办印发的《苗木后期管护手册》技术要求,督促各镇街、景区管理局继续做好已栽植苗木的浇水、除草、涂白,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确保苗木成活保存率;三是强化督查,狠抓落实。联合区委组织部、区人居办加大对绿化美化工作的督查力度,定期对各单位增绿美化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并将增绿美化建设任务纳入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体系。

渭丰镇

景区管理局

涝店镇

石井镇

甘河镇

四季常绿 三季有花
    鄠邑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植树增绿的安排部署,以建设生态之区为目标,突出“五路”两侧、大绿围村、城市节点改造等重点,以“让城市融入自然、让自然涵养城市”为目标,全面建设绿色城市,鄠邑区“关中山水最佳处”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城市之美”正在得到深层次塑造和全方位展现,绿色之城已逐渐成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