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技术] 植物病害诊断图鉴

[复制链接] 0
回复
170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04

主题

465

帖子

226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2-19 17:0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编辑 于 2025-2-19 17:11 编辑

  分清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对于药剂防治来说十分重要。
  不同药剂防治不同病害,能杀真菌的药剂未必能防病毒,能治病毒的不一定管得了细菌。能使植物生病的真菌是丝状体,细菌是单细胞,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分子生物,它们的新陈代谢方式及秉性也有很大区别,对症药剂也就不同。
  真菌性病害是已知病害中最多的病害,症状类型多,出现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常见的有:
  细菌性病害特征
1.叶片病斑无霉状物或粉状物。长不长毛是真菌性病害与细菌性病害的重要区别。如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与霜霉病症状相似,叶片都出现多角形病斑,容易混淆,湿时病斑上长有黑色的霉,而角斑病则没有。
2.根茎腐烂出现黏液,并发出臭味。有臭味为细菌性病害的重要特征,如大白菜软腐病。
3.果实溃疡或疮痂,果面有小突起。例如番茄溃疡病、辣椒疮痂病。
4.根部青枯,根尖端维管束变成褐色。例如辣椒青枯病。病毒性病害
  病毒只在活的细胞内才能进行繁殖。由病毒侵染植物引起的病害称为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主要通过蚜虫、叶蝉、粉虱等昆虫传播,也可以通过病株汁液接触传播。
  植物病毒性病害的外部症状主要有变色、坏死和畸形3种。(花叶病毒病)变色变色是植物病毒病最常见的症状。在变色中又以花叶和黄化为最多。变色主要是由于病毒浸染使叶绿素发育受到抑制引起的。(病毒病)坏死坏死是病毒浸染造成寄主的某些组织或器官死亡,如叶片上形成各种坏死枯斑和环斑。此外,病毒有时还能引起全株性坏死。畸形 病毒感染寄主后引起卷叶、缩叶、皱叶、萎缩、丛枝、癌肿、丛生、矮化、缩顶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畸形。
病毒性病害特征
  病毒侵入植物一般不会立刻杀死植物,主要是改变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病毒在侵染寄主后,不仅与寄主争夺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而且破坏植物的养分输导,改变寄主植物的某些代谢平衡,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致使植物生长困难,产生畸形、黄化等症状,严重的造成寄主植物死亡。文章来源(园林头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