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冬季长,日短天寒,干燥多风,蒸发旺盛,灌冻水是保证植物安全越冬的重要措施。浇灌防冻水是利用水比热大的特点,防止土壤温度下降。防冻水结冰能够形成保护层,冰下面的土壤温度就不会再继续降温,从而起到防冻作用。植物防寒工作之浇灌防冻水保暖法,适用于园林植物、草坪、树木等。
此外,浇灌防冻水可以保持土壤湿度,在冬季结冰以后可以对树木起到保温作用,是保持园林植物顺利过冬并在次年茁壮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是保证越冬期有适宜的水分供应,兼有冬水春用、防止春旱的效果;
二是提高土壤的导热性,可有效地缩小地间温度速变,防止因温度剧烈升降造成冻害; 三是可以塌实土壤,弥补裂缝,消减越冬害虫。 1、防冻水一般在土壤冻结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结合秋季基肥最佳,施肥后灌封冻水。浇得太早不仅推迟了树木进入休眠期,还容易使土壤硬化;浇得太晚,很容易出现冻伤。 2、地面温度低于5℃前,浇一次透水;当地面温度低于0℃时,土壤会因水而结冰。这时应浇一次水,防止根被风吹干。
3、当温度降低时,根部的冻水会释放出潜热,使温度升高。因此,冬季灌溉应进行两次,具体时间根据当地地面温度而定。
1、防冻水浇水量不能过大,这就要求我们所浇灌的防冻水尽量要在浇灌当天渗完,土壤表面不能留有积水,避免夜晚在土壤表层出现结冰,这样不利于苗木的防冻。 2、保障水分下渗完后可以完全渗透到苗木根系的分布层,这样才能到达对于根系防寒防冻的目的。对于规格较小的树木最好可以深灌至30厘米左右,而规格较大的大树可以深灌至70厘米左右。
冬水灌完后结合封堰,在树木根颈部培起直径50~80cm、高30~50cm的土堆,可防止低温冻伤根颈和树根,同时也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
文章来源(园林头条)
|